20250922 一年後重新回顧 Zed 編輯器

Zed 是使用 Rust 寫的編輯器,正好搭上 2024 年的 Rust 重寫熱潮和一大堆 Rust 寫的工具一起推出,當時簡單嘗試之後連 debugger 都沒有所以真的變成純文字編輯器,於是嘗試一小段時間就改回 VS Code 了,今年的熱潮則是變成 AI vibe coding,然而一堆編輯器都只是 VS Code fork 然後套自己的 AI prompt:

  • Cursor
  • Void
  • PearAI
  • WindSurf
  • Kiro

越看越無趣,全都是 VS Code 套皮然後靠 AI 來薛錢的本質上沒什麼不同。一年之後的現在偶然又看到 Zed 就再次嘗試了一下,簡單結論是還是不能用,VS Code 系列仍舊處於神無敵的等級。

Zed 最大問題是生態系不兼容 VS Code,VS Code 已經經營太久了,如果對應插件 Zed 找不到毫無疑問就是一個致命打擊;第二大問題是他的賣點是效能,然而 VS Code 速度也不是特別糟糕,不特別跟你講你也不會覺得現在的 VS Code 慢,不是開什麼超大專案大多數情況根本沒差,這不是我講的是 HN 上面的人說的;所以 Zed 最後的優勢只剩下非常厲害的 Vim 整合了,再次體驗 Zed 的 Vim 確實是整合得非常厲害,尤其是我曾經在 VS Code 上面用 Neovim 插件遇到各種 bug 後更能感受到他整合的完成度,甚至很多 Vim 功能都開箱即用的設定好了,但問題是老哥,我平常用的是 Neovim 不是 Vim 阿!有些我原本能用的功能在 Zed 上面又不能用了。扣掉這兩個優點,更有設定檔遷移問題,語法和 VS Code 不同無法直接遷移,一定要重學整套快捷鍵或者重寫整個 keymap,根本不會有多少人想花時間在這上面,而這些缺點只能換來前面提到的那些透過刪去法後寥寥無幾的優點,我想除非 Zed 之後有什麼關鍵突破,否則 VS Code 還是能穩穩維持編輯器老大哥的寶座。

而且還有最基本的致命問題,LoDPI 顯示模糊難以閱讀

(對 collaboration 不熟所以不評論,內建 LSP 功能因為缺乏前面說的基礎功能所以沒機會體驗,內建 AI 在目前滿山滿海的競爭對手中已經無法作為優勢)

載入評論